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太平令 > 第242章 婚约?

第242章 婚约?

陈承弼是个武疯子,那小和尚是个出家人。”

“反倒是我和祖文远。”

“他一个道门真传,却不懂得武功;我是江湖世家,剑和机关双绝的公孙一脉,却不会剑术,往日打起来的时候,周大哥在最前,小和尚四处跑,陈承弼那武疯子闷头冲。”

“我们两个就躲在后面,我放机关,他推断位格,久而久之,却也自会有些情愫出来,后来订亲,倒似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

公孙无月看着这剑器,许久不曾说话,似乎想到了当年的事情,自己兄长的忽然身死,道门之变,还有那仰天大笑,在落雨当中,提了剑狂奔而出的年轻道士。

那时候她一身红妆,就站在雨水里哭成了泪人。

她一句话没有说。那道士没有回头。

当年年少的时候,觉得江湖偌大,天地潇洒,周围是朋友,脚下就是天涯。

可是后来,后来长大了,书上都说,约定履诺,长发及腰,但是书上并没有说,少年好友,难以持续,人间风雨大,渐行渐远渐无踪,才是常理。

当年五个生死与共的朋友,大家在月色下举杯痛饮,那时年少,风也温柔,杀了一城中大贼,城中百姓办灯节,莲灯就在水流里晃动,似乎比起天上星辰还明亮。

他们就坐在河边,听着人们的欢笑举杯饮酒。

少年的意气风发,侠客的江湖快意,不比谁人差的。

可是后来,后来……

其中一个不得不回到皇宫之中,这样一个武功高绝的王侯在外,皇帝的皇位会坐不安稳;那最年长的大哥必须回到沙场,提起江湖快意的长枪厮杀。

一身功体,几经破损,武功高超却最先死去。

以钩镰枪破铁浮屠后,那时老迈的将军重新回到当年一起和好友们放灯的江南,恍惚的时候,听到了那时候的女童抚琴一曲,一生戎马的老将军泪流满面,这才有了破阵曲。

那小和尚要回到家乡,他说他的家乡好多人吃不饱饭。

说好多人被欺负,说那边的和尚们根器太浅,只有他能救人,他说他要成活佛,如果接受灌顶之后,认不出他们的话,不要怪他啊,他也不想的。

就当那时候的小和尚死了。

疯王举杯饮酒入了朝廷,将军说‘马革裹尸,兵家之幸’

黑黝黝的小和尚挠了挠头,说,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

最后的道士和少女定亲的时候,他们三个都没有来。

公孙无月垂眸,没有去想这些事情,只是嗓音温和道:

“你要去学宫?”

李观一回答道:“我答应祖老,要把他道门祭酒的箓还回去,告诉道门的先天,他此生已窥见了先天之路,最后回头,并不后悔。”

公孙无月笑道:“并不后悔,是他会说的话。”

“你知道而今天下的局势么?”

李观一想了想,回答道:“知道一点点。”

“就只有一点。”

“毕竟我年纪不大。”

公孙无月沉吟片刻,她看着这个少年道人,开口为李观一解释道:

“天下大变,陈国应国,本来各自有牵制,但是此刻,突厥被天下第三的名将牵制住,西域被摄政王打发了,应国和陈国的交锋,不会太远了。”

“我公孙家有缥缈阁和先祖传下来的机关术。”

“这三百年来,就只是在江湖之中行走,以剑和机关术扬名。”

“盖因当年先祖,就是因为机关术威能而被诸侯君王忌惮,被赐死,其余的子弟四下奔逃入江湖之中,隐姓埋名了数十年,才慢慢汇聚起来,有了家业。”

“因着祖辈的教训,我们这一脉并不入朝堂,机关术制造之器物,也都局限在了江湖之中,不去参与家国之争,就是为了保全自身。”

“是以,当年就算是我和承弼,周大哥关系好,他们一个是陈国的王侯,一个是陈国的战将,却也没有倒向陈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世家依靠江湖,陈国,应国两国都会从江湖渠道,从公孙家购入大型机关器械,也算是一种默契。”

“两国允许我们保持中立,若是公孙家倒向某一家的话,反倒是难以继续存续下去,但是我观天下,群雄并立的时代快要结束了,天下平定,公孙家绝难以独善其身。”

公孙无月手指轻拂剑器,沉默了下,还是解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