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综武:截胡南宫,李寒衣提剑上门 > 第131章 春闱

第131章 春闱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洋洋洒洒写完了《过秦论》,赵玉清又接着看向了下一题。

论离阳。

好嘛。

这题跟上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更加的棘手。

但。

赵玉清只是略微思索后,就有了应对之策。

毫无疑问。

眼下的离阳跟当初的大秦极为相似,看似春秋鼎盛,实际上却是内忧外患。

北莽。

毫无疑问是离阳王朝最大的威胁,随时都可能南下牧马,染指中原,这就是外患。

内忧则是分为三块。

一是吞并春秋八国所遗留下的各国遗民。

二是历代皇室都头疼的藩王割据问题。

三是功高盖主,手握重兵的北椋势力。

针对这些问题。

赵玉清也是一一做出了解答。

北莽王朝虽然一直对离阳虎视眈眈,却一直不敢南下牧马,就是因为忌惮北椋铁骑。

所以。

北椋是离阳的北方屏障,不能妄动。

继续维持眼下的局势,解决内部的问题,才是对离阳朝廷最有利的局面。

然后就是解决八国的遗民问题。

方法有两种。

一是施行仁政,循序渐进。

促进离阳的百姓与八国遗民通婚,所有的政策都一视同仁,不论身份。如此三代,自然不会有人记得遗民的身份。

二是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利用八国遗民想要复辟的想法,推出一些皇室旧人,打着复国的旗号,将所有潜伏的遗民旧人聚集在一起,然后派兵镇压,一劳永逸。

两个方法都各有利弊,赵玉清自然更倾向第一种。

最后就是藩王割据的问题。

这一直都是历朝历代都为之头疼的难题。

可这道难题在赵玉清这里,根本就不叫事。

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了解一下。

赵玉清之所以愿意写下这些,自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以推恩令为例。

这千古第一阳谋确实能够有效的解决藩王割据的问题,可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皇朝鼎盛,君主圣明有魄力,镇得住各方诸侯藩王。

否则。

就会引来各地藩王的不满,增加双方的矛盾,引发叛乱!

这样一个心里装着黎民众生的首辅,值得赵玉清的尊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