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远处,有一座小道庐,半边坍塌,用柴火支撑,却宛如屹立不倒的青松。
看似脆弱得像蝉翼,实则扎根稳固,风雨不动。
柴火堆积中,道庐内的景象隐约可见。
墙上挂着“道法自然”,下方供奉着三清上仙。
门开了,道童渐离背着行囊走出来,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他回头望向屋里袅袅升起的香火,三清像前刚刚点燃新的香烟。
他抖了抖背上的竹匣,轻轻关上了道庐的门。
门上的青漆已褪色,左右各有一半太极图案。
梁柱上挂着一副对联,没有门神,这里不流行这个习俗。
渐离走近小和尚。
小和尚抬头看着他,轻轻一笑,笑容和光头一样耀眼。
小和尚问:“你要去哪儿?是不是要下山?山下的人既奇特又古怪呢!”渐离指向山下:“我要去红尘人间,我想找回师兄和师父。
不管多么奇特古怪,深奥玄机,都不足挂齿!”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将葛道士的坟墓搁置一旁。
小和尚笑了会儿,神色黯淡下来:“我也想念师父了,按道理说,我应该和你一起下山去找。
不过我是佛门弟子,自打我进入灵山,我们师徒的缘分就已经断了。
原本以为无缘即无烦恼,也算是一件好事。
后来时间久了,又觉得无所谓好坏,只随心意罢了。”
渐离看了看墓碑:“我师父云游四海,墨林师兄四处寻找他,墨旋师兄则步入仕途。
我想找到师父,却不知从何找起。
想找墨林师兄,也是毫无头绪。”
他轻叹一口气:“只有墨旋师兄有踪迹可寻,但就算找到他,也只会索然无味。
我知道墨旋师兄的心已经乱了,庙堂之上的墨旋,就不能再是山水之间的墨林!”
小和尚点头:“说得真好,那么这山水间的墨林,该去哪片山水寻找呢?”
渐离苦笑摇头:“墨林师兄曾对我说,用无根的念头寻找无根的源头,就能得到无根的因果。
我觉得这就是葛师父所说的道法自然,但我还远远达不到那个境界。
我能做的只是在人间行走,师父是葛者行间,我至少能做到游历山水。”
说完,渐离转身离开。
小和尚有些不舍,喊住他:“就这样走了吗?”
“多留无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小道童说完,抖了抖竹箱,抽出遮阳纱罩在头上。
手握一根木棍,就这样晃晃悠悠地下了山。
山上只剩下小和尚,独自坐在墓碑前。
然而坟墓是空的,小和尚离开坟墓,静静地走进道庐,插上门栓。
外面没有飘雪,他还能抵御寒冷。
第二天,小和尚换掉了门上的对联。
他曾想过跟随渐离下山,但每次鼓起勇气,又感到迷茫。
在犹豫不决中,日子一天天过去。
门前柱子上的对联,笔画深深地刻进木头,覆盖了之前的字迹,变得一团糟。
上联:佛非道,佛取代道,非佛非道,无门无道。
下联:佛即是道,佛亦有道,既佛既道,颇有韵味。
横批:知或不知。
这一切,渐离一无所知。
他静静地走了七天,来到了不周山的半山腰。
在云端之上,只见山脉河流静静展现眼前。
不渡江宛如巨龙,慵懒地横卧于双峰之间。
它仿佛怀抱元始,蕴藏着奥秘,却又难以捉摸。
“渐离,你说这云海之下,会有蛟龙腾跃吗?”
想起墨林的言语,渐离轻轻一笑,显得纯真而又憨厚。
忽然,他瞥见江中深处的黑色城堡,眉头微蹙,忧虑顿生。
一只黑乌鸦出现在他身旁,盘旋两圈,似乎不满他的生机,哀鸣着奋力飞去。
小道童见状,立刻抓紧竹匣的背带,脚下加劲,身影消失在青翠的山脚烟雾中。
那只乌鸦则毫不停留,直飞至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