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意冷的萧太后,眼中也不由的闪过一丝失望。
这位南朝梁皇室后裔,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历经隋炀帝皇后、宇文化及淑妃、窦建德宠妾、两代突厥可汗之妃的传奇女子,此刻也终于露出一丝疲惫之色。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城外冲天的火光,幽幽叹道。
"十六年了……从江都宫变那夜起,本宫带着你东躲西藏,辗转各方,所求不过是一线生机。"
她转身凝视杨政道,声音忽然凌厉:"可你呢?除了在颉利可汗摆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模样,整日只知饮酒作乐。”
“我让你在颉利面前伪装成人畜无害地样子,不是让你真的变成一个懦夫!这么多年,你告诉我,你可曾想过复国?"
萧皇后的话,像一道道利箭,刺得杨政道面色惨白。
他踉跄后退,撞翻了案几上的青铜酒樽,酒液泼洒在地毯上,如同鲜血般晕染开来。
杨政道额上渗出冷汗,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半句辩解。
是啊!这么多年来,他何曾真正想过复国?
不过是借着"隋王"的名号,在突厥人的庇护下苟且偷生罢了。
萧太后看着孙子这副窝囊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道儿,你也别想着逃了,外面厮杀正胜,双方都杀红眼,你手低下那些一次刀锋都没有见过的人,如何护得住我们。”
说到这,萧皇后不露痕迹的捏了捏藏在怀里的“传国玉玺”,脸色故作淡定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这天下,谁也护不住我们,逃到那里也没用了,如今也只有向大唐俯首称臣这一条路。放心,这些年我也派人到外面打听过了,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应该不会为难我们孤儿寡母的。"
说完,还怕杨政道忧心,又继续说道:“当年在江东,原以为大隋就剩下你这一缕血脉,不曾想李渊的儿子李世民还娶了阿摐的女儿为妃,还生下了如今的燕王李恪。”
说到李恪,萧皇后眼睛看向杨正道,“你不是还私自联系过他吗?你我若以礼归附,凭着这层亲缘,也算有了三分薄面。”
可谁料,杨政道听到她的话之后,大惊失色道。
"皇祖母!我们可是大隋皇室,怎能......"
"闭嘴!"
萧太后厉声打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你以为现在还是你祖父在位时的光景吗?"
站在窗前的她,气愤的用手指了指外面越发靠近的喊杀声。
"十六年了...本宫带着你辗转六主,为的就是保住杨氏最后一点血脉,匡扶大隋,可你呢?这么多年又做了什么?十几年前蜗居于一城,十几年后还是如此..."
杨政道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低头沉默。
萧太后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本宫知道你不甘心,但眼下形势比人强。李唐已经坐稳了江山,我们若再执迷不悟,只会白白送命。"
听到殿外喊杀声渐近,萧太后迅速整理好凤冠霞帔,稳稳坐在椅子上。
她最后看了杨政道一眼,低声道:"记住,待会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说之前那一切都是突厥人胁迫的。与我们无关,至于能不能活下来......"
话音未落,殿门被猛地踹开。
正是费了好一顿搜索,从而找来的宝音公主与袁天罡一行。
听到这番声响,等到杨正道看到拿着明晃晃的刀剑,如同兵匪一般的宝音等人,这货直接吓得摊倒在地。
倒是萧太后从容起身,对着宝音公主等人盈盈一拜,强忍着心中的害怕,朗声说道。
"还请将军转告大唐皇帝,大隋太后萧氏携隋王杨政道,归顺大唐,余生只做大唐顺民。”
她眼角余光瞥见瘫坐在地的杨政道,不由暗暗叹息——这个不成器的孙子,终究还是需要她这个做祖母的,为他铺最后一条生路。
......
喜欢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