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被点燃的帐篷,每一面被砍倒的旌旗,都在加深突厥人的恐慌。
与此同时,定襄城的另一边,喊杀声愈发激烈。
唐俊悟长枪挑飞一名突厥将领的头盔,饶是他武力惊人,这时候也明显感觉到手臂开始变得沉重起来——自开战至今,他已经带领五百先锋在定襄城中,杀了一个来回。
就凭借着一股信念在支撑。
唐俊悟抹了把脸上混着血水与雪沫的污渍,心底越发的焦急起来。
因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厮杀,他始终没有找到突厥颉利可汗的位置所在。_求?书.帮¢ *埂¢新?嶵\全`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不好,还是颉利可汗的大帐藏得太深,唐俊悟在偌大的定襄城始终没有找到那顶象征突厥王权的狼头金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唐俊悟率领五百先锋骑兵出发之际,燕王殿下就曾认真地叮嘱过他,若是率先发现突厥营地。
可视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发动进攻,他也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他不知晓具体情况时,准许唐俊悟临机决断。
但唐俊悟还清楚的记得,燕王李恪在他走时提了一嘴。
若是成功袭击了定襄城,没有找到颉利可汗,也不必过于强求。
毕竟颉利可汗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只会在马背上逞勇的莽夫,也不是那个叱咤草原,还带领草原十八部围困长安的雄主了。
被酒色和权力蛀空的躯体里,只剩下龟缩秘库的怯懦。
在发现唐军攻破定襄城之后,未必就会待在定襄城中。
可唐俊悟心里却始终憋着一股劲——他一定要亲手擒获颉利可汗,为燕王李恪在朝廷那里立下一个不世之功!
一开始,唐俊悟还抱着一个侥幸的心理,他觉得,不可能每次都被燕王李恪说中。
毕竟,颉利可汗作为突厥汗国的最高统治者,即便再如何昏聩,若是连自己的王庭都不敢待,那还谈何统领草原各部?
可随着时间推移,唐俊悟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定襄城已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不见颉利可汗的踪影。
他勒住喘息不止的战马,环顾四周——燃烧的帐篷将营地照得忽明忽暗,倒塌的各色帐篷后不时窜出零星突厥散兵,却唯独不见颉利可汗的大纛。
他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这怕不是又要被燕王殿下说中了……”
舍利吐利部的俟斤忽伦,也是浑身浴血的跟在唐俊悟的身后没有掉队。
这番悍勇的表现,就连唐俊悟也多了几分欣赏。
好在又是突袭,又是火攻,加上天黑看不清,突厥人还以为是大唐远征军发起的总攻。
被吓破了胆子之后,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否则以五百对数万,就算唐俊悟和忽伦再勇猛,这时候也早该全军覆没了。
只不过,就算唐俊悟现在累的要死,他也不敢骤然停下。
虽然说找到定襄城,也成功突袭了颉利可汗的营地,并且制造了混乱。
但他这次偷袭的主要目标,颉利可汗目前还没有抓到;
二是他必须继续制造混乱,为李恪的主力大军创造战机,同时也是保证他们这些人的安全。
因为但凡突厥人回过神来,发现来袭的唐军不过数百之众,那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唐俊悟强撑着酸痛的臂膀,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每一次刺出都带着破风之声。
他知道,此刻还不能有半分松懈,现在多努力一分,就能为燕王主力多争取一分胜算。
于是,唐俊悟又继续踏上了冲击定襄城的征途。
在一枪刺穿一名突厥勇士的咽喉,余光瞥见一旁忽伦正与四名持刀的突厥骑兵缠斗。
忽伦的战马马蹄陷在积雪与血泊混杂的泥地里,一时之间活动空间被压制,难以脱身。
因体力不支渐渐落了下风。
“忽伦,坚持住,唐某来助你!”
唐俊悟大喝一声,猛地拽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铁蹄将面前的突厥士兵踹翻在地。
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战团,长枪如毒蛇吐信,瞬间挑开两人的胸膛。
剩下那名骑兵见状,惊恐地调转马头想要逃跑,却被忽伦瞅准时机,弯刀脱手飞出,狠狠钉入对方后背。
“好!”
唐俊悟赞了一声,可还不等他们喘口气,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