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远见,这“仙人醉”耗费的粮食,确实远比普通酒水耗费的粮食要多上不少。”
李世民听完后,手上把玩着喝酒的酒碗,眼神晦涩的看向了李恪。
看到李世民的这个笑容,李恪也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只是这时的他突然想起。
据《旧唐书》所载,唐朝实行榷酒制度,各地只准官府酿酒。一斤酒三千文,就是米价再便宜,也不能低于两千文。由州县统一管理。酒味淡薄和私自酿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只不过,那应该是建中三年才开始的啊!现在才唐初,应该还没有健全的法律禁止才对。
不太理解李世民这个笑容的李恪,以为是税收问题,于是试探的回答道。
“阿耶,你这么看着我干啥,我每个月都有交税的,是大大的良商。”
“哦!”
听到李恪说有交税,倒是成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好奇的问道:“那你这酒楼每个月交多少钱啊?”
“不多,五百多贯。”
“什么?”
“多少?”
第一个带着不可置信的疑问,是出自长孙无忌之口。
第二个听到李恪回答之后,重复询问的是李世民。
他们二人万万也没有想到,眼前这座小小的酒楼,税收竟然达到了五百多贯。
大家可能觉得五百多贯,看起来没有多少,但实际上却相当不俗。
要知道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也就是一斤米的价格是五个铜板。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个铜板,即一贯钱,能买到200斗的大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在唐朝,一石等于59公斤,按照现在的大米价格,每斤2.5块,一两银子(一贯钱),也就是五千五百到六千块,一文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