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抱着的小娃儿,笑道:“这就是大皇子了吧?”
跟李欣相反,卫紫对承恩公府与木槿之间的事情更感兴趣,对聊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兴趣,毕竟每天都有人想巴结自己,跟自己聊孩子,都司空见惯了,所以哪还有什么兴趣呢?
不过见李欣问,卫紫还是点了点头,道:“是啊。”
“长的真是龙章凤姿啊,果然不愧是龙嗣。”李欣拍马屁道,其实一个小婴儿,哪看的出来什么龙章凤姿的。
卫紫自然也知道李欣这是拍自己马屁,不过谁不喜欢听别人夸自己的孩子呢,所以当下卫紫还是露出了笑容,道:“承你吉言,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要是宫里有许多皇子,这妃嫔们就要慎言“出息”二字,以免被人说想争皇位,成为对手把柄,攻击自己,但眼下就这一个皇子,将来的皇位应该就是他的,所以盼望他有出息,没人会说什么,皇帝也不会说,甚至皇帝也这样盼望着,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没出息,将来岂不是江山社稷要出事了。
李欣左右看了看,发现下手的确挺难的,周围看着的人太多,根本没有容她空闲下手的地方,也是了,要是那么容易下手,宫里人早下手过了,这孩子也不会活到现在了。
既然这样,她要怎么才能得手呢?这可真是个大问题了,李欣心急如焚地想着。
不怪她心急如焚,按本来的发展,三年后赵垚就要登基了,所以她最起码要在三年内干掉这个皇子,要不然等三年后永和帝驾崩,这个小皇子登了基,那历史真要变了,那样她还怎么靠着先知先觉过好以后的生活呢?
虽然现在嫁给承恩公世子了,不管以后谁登基,她最起码能做个侯夫人,照理说她不用操那么多心的,但是,她是真怕万一历史变了,自家在什么事情上做错了,夺爵抄家那就惨了,烈火烹油结果不几年下场凄惨的,这种事历史上可多的很,正因为如此,她就格外盼望事情回到上一世发展轨道上来,让她能为承恩公府保驾护航,让自己永享富贵。
虽然心急如焚,但李欣还是陪着笑打听道:“小皇子这么尊贵,身边侍候的人也不少吧?”
卫紫并没想过李欣想打她儿子的主意,毕竟她根本不认识李欣,所以潜意识地不觉得李欣跟自己有什么仇,会朝自己儿子下手,更何况,承恩公府还是她亲家呢,李欣身为承恩公世子夫人,肯定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所以自然不设防地点头道:“是不少,皇上、太后都派了人,有好几十吧。”
皇后倒是也想派呢,但估计也知道万一出事了,有嘴说不清,所以倒是很识趣地没派人。
除了皇上太后的人,她自己自然也给儿子准备了不少可靠的人。
现在孩子就是她的前途,她自然不会让他有任何闪失。
听说有好几十人侍候,李欣是彻底死了心,想着看来还要从长计议。
聊着聊着,不大会儿承恩公夫人喊她走,李欣便告辞了,回去的时候将卫紫表示愿意帮忙的话跟承恩公夫人说了,承恩公夫人不由笑的合不拢嘴,道:“有贵妃娘娘帮忙说项,那咱们家这事,看来是不会有事了。”
暗道皇帝给自家指的这门婚事真不错,等以后太后过世了,自家女儿嫁的是新国舅,自家又能继续在皇帝跟前是红人,继续保持荣华富贵了。
郑秀秀也很高兴,想着卫宣长的不错,卫宣的姐姐又在宫中有那么高的地位,自己的将来一片光明,光想想就能让人高兴地笑起来,暗道幸好当日临江郡王没娶自己,要不然嫁一个没权没势的远支宗室,还不见得有嫁给卫宣这个国舅那么风光呢。
…………
承恩公夫人等人从宫里离开没多久,郑太后便将永和帝叫了去,说了这事。
先不提郑太后跟永和帝谈的如何,只说郑太后跟承恩公夫人谈的事,因郑太后并未屏退下人,所以不久就传到了陈皇后耳中。
郑太后因为陈皇后无子,一直厌恶陈皇后,所以郑太后与陈皇后的关系并不好,这会儿听嬷嬷说太后娘家人竟然跟昌平王府的人杠上了,而郑太后想护着娘家,把永和帝叫了去,让他压压昌平王府,陈皇后便不由冷笑了声,道:“倒要看看皇上怎么处理这事。”
她跟赵垚一样,可不觉得永和帝会完全偏向郑太后,毕竟永和帝跟昌平郡王的交情也不错,再加上本来就不是昏君,不会出现认情不认理的情况,最起码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用事实说话,搞不好还会偏向昌平王府,毕竟承恩公府只会朝他索取好处,不会给皇帝任何帮助,但昌平王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