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青囊尸衣3:残眼 > 分章完结阅读147

分章完结阅读147

查访。

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这儿毕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来自外地的患者以及家属操着各种口音擦肩而过。在精神科病房的走廊里,他听到两名记者模样的人站在那里与护士交涉着什么,似乎是与那位“反劫机英雄”有关,于是便走近前去听个究竟。

“对不起,他已经出院了,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私人物品。”那护士说。

“采访没成功,画册却被他给抢走了,真是窝囊。”那人气恼不已。

“什么画册?”虚风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护士解释说:“病人非常喜欢这本画册,吃饭睡觉也从不离手,嘴里总在叨咕着什么‘三万兵马’,妄想型精神病人的思维是很难理解的。”

“那天我俩想要采访,在走廊里等待的时候谈论起陕西临潼兵马俑的保护问题,这位‘反恐英雄’突然出来问‘三万兵马’在哪儿?并顺手抢走了那本精装的《秦兵马俑》彩色画册,那可是有作者亲笔签名的呢。”记者见虚风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也就如实相告。

虚风略加寻思,便立刻明白了黄老魇的用意,这老家伙一定是想要招兵买马,可那些考古发掘出来的数万兵马俑不过是陶土烧制的人像而已,难道说秦陵附近还隐匿有两千年前的阴兵不成?

虚风感到有必要找到那位西昌的莫局长,从源头木里大寺查起,他心绪不宁的返回到了白云观,结果发现有良正等在房间内。

“有良,你怎么来了,有事儿么?”虚风问。

“俺是来辞行的。”有良讲了与费叔和楚大师会面的情况,并告诉他准备前往陕西汉中李家沟去寻找二丫。

“路上须加小心,”虚风叮嘱道,“到汉中途经西安,黄老魇正在那儿。”

“黄老魇在西安?”有良吃了一惊。

“若是贫道没猜错的话,他定是去了临潼秦兵马俑博物馆,想去招募陪葬坑内的三万兵马俑。”

“什么‘兵马俑’?”有良从未听说过。

“是秦始皇死后陪葬的陶土士兵和车马,以及数万件实战兵器,那儿现在则是国内有名的旅游景点。”

“那些兵马俑陶像还不就是死物嘛。”有良不以为然。

“死物?这可难说……”虚风忧心道。

第206章 骊山晚照

古来关中有奇妙八景,曾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叹服倾倒,其中的“华岳仙掌”、“霸柳风雪”、“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咸阳古渡”七景都有确切的地点,而唯独“骊山晚照”源于何处鲜为人知。

诗曰:“灞桥古镇洪庆山,武家岩上显奇观。夏日傍晚天晴日,夜幕初临山林暗。瞬间一束金光照,方圆百米火一团。远看疑是灯或月,骊山晚照千古传。”

说的是九龙山,此处位于西安临潼东骊山腹地,方圆数十里层峦叠嶂,沟壑连环纵横交错,形成封闭之状,地势险峻如同兵阵。群山土岭松柏长青,灌木修竹谷幽林深,溪水潺潺,百鸟啾啾。

唐末(公元881年),“冲天大将军”黄巢率农民起义军自山东西进,破潼关占长安,是年岁末于含元殿登基,国号大齐。两年后兵败撤离长安,在九龙山中屯兵秣马,后人便称这里为“黄巢堡”,而西峰之上便是那“骊山晚照”之所在。

隆冬时节,昨夜的一场大雪,山中已是白茫茫一片。

日暮之时,西峰顶上一人负手而立,横眉远眺,衣袂猎猎,目空一切,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此人穿着带条纹的衣服上印有“301医院住院部”几个小红字,手中拿着一本脏兮兮的画册,他就是黄老魇。自从那天夜里逃离玻璃房后,便昼伏夜行,一路直奔关中而来,终于数日后抵达九龙山。

“山川依旧,人事全非……”黄老魇赤足站在雪地中,望着自己昔日的屯兵之所,遥想数万义军灰飞烟灭,心中顿生出无限伤感,不由得仰天长叹。

月上东山,寒凉如水,黄老魇长啸一声,身影晃动如鬼魅般的直奔骊山脚下、渭水之滨的秦始皇陵而去。

不多时,他已来到骊山北麓,夜色中一座高大的三级覆斗状封冢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史记》中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黄老魇当年也曾派义军挖过秦始皇陵,封冢是由黄土、石灰和书快浆搅拌夯实而成,无比的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