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最强小县令 > 第190章

第190章

第190章

文人大儒振臂一呼,天下大部分文人就会跟着响应。

那种场面,简直比蝗灾还惊人。

作为一个皇帝,赵光义不可能将所有文人都得罪死。

他们是没有如贩夫走卒一样的善恶观么?

自然不是。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读了那么多书,他们不会不明白谴责关宁是错的。

可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都讲利益。

之所以他们会跟风喷关宁,完全是因为这样能给自己留下名声。

就跟关宁前世所熟知的键盘侠还有某音上那些博眼球的家伙们一样,一个个为了博眼球甚至不惜刷新人类的下限。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帮人根本不怕死。

你杀了他们,反而算成全了他们的名声。

那他们可开心坏了。

并反手送你一波嘲讽——你看你看,你急了!那就说明我说的肯定没错!

杀了他们很容易,堵住他们的臭嘴并消除其影响很难。

所以,赵光义从来不屑于跟这帮文人计较。

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偏偏又不能简简单单打杀了就算了事,因为赵光义作为皇帝他得要脸。

真要大规模跟文人为难,那多半会被他们说成昏君,然后在史书上好好地黑上一把,从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且颇具争议性的一笔。

不过,至于为什么那些皇帝那么烦这些文人,却依旧还是要用他们?

当然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文人可比武将厉害多了。

文人可是文舆方面的大杀器,如关宁被泼脏水这件事一般,就简简单单的一个有名大儒起头,全天下的文人们便敢跟风开骂。

即便他们不知道关宁到底是何方人士,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关宁,但他们却依旧敢把这个不认识的人骂得狗血淋头。

也不知道该说他们蠢笨好,还是该说他们单纯好。

在这个没有报纸,没有网络推广的年代,全凭着大儒的影响力就已经能够匹敌现代的饭圈模式。

这样的舆情处理能力,哪个君王不想要?

哪怕他赵光义是个纣王,只要他能把控住那些在世人面前说得上话的大儒,那么他就相当于掌握了话筒,也能给他渲染成文成武德千秋万世的贤明君主。

但,那是对文人掌控得当的前提之下。

像现在这种文人乱世,武人低迷的状态,这些影响力极大的大儒们已经开始借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裹挟民意像君王施压了。

所以赵光义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之余,还要考虑这帮大儒们的想法。

不能一下把他们刺激得太猛。

否则他们反手一个超级加倍,显然就会将赵光义架在火上烤。

而一直以来,支撑着他做出全力支持关宁的根因,就在于关宁临行前当晚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国家,当有尚武之风。崇文,虽可教化万民,但教育资源集中于上层,百姓无从得益,当使文人以文愚民。”

“一日战事起,文化当不得盾牌,笔杆子戳不死敌人。唯有枪杆子上才能有政权,唯有铁蹄所至,才能有疆土。”

这才是赵光义下定决心战到底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