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 海上伏击

海上伏击

力量上自己比林云更强有力吗?”我好奇地问。

“她有脆弱之处,甚至可以说很脆弱,自‘珠峰号’被击沉,江星辰阵亡后,这种脆弱越来越多地在她身上表现出来。”

林云示意丁仪看不远的草坪,那里戒备森严,全副武装的士兵看守着堆积如山的货物,那全是些墨绿色的金属箱,每个有标准集装箱的一半大小,大批军用重载卡车正不停把这些东西运走。

“全是c805,也许是为这次作战准备的。”林云低声说。丁仪知道她说的是号称“中国飞鱼”的反舰导弹,是中国的岸基防御体系中最有威力的武器,但眼前的数量让他震惊。

第一批雷球机枪到达后,立即运往港口,装上已等候在那里的被征用的渔船。这些渔船都很小,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过一百吨。每挺雷球机关枪的超导电池都放进船舱,发射架太长,只能放到甲板上,用篷布或渔网盖上。所有的渔船上都换上了海军的舵手和轮机员,他们有一百多人,驾驶这五十艘渔船。

从港口出来,林云和丁仪前往战区海岸防御指挥中心,许文诚和康明已率领晨光部队在那里集结,在作战室里,一名海军大校在一个大屏幕前向他们介绍敌情。

“……敌舰队的核心,是三艘航空母舰,它们是:‘卡尔?文森号’‘斯坦尼斯号’和‘合众国号’,这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下水的最新式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的其余部分组成如下: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十四艘、护卫舰十二艘,还有三艘补给舰。共有三十五艘水面舰只。潜艇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估计有十艘左右的攻击潜艇。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舰队的队形布局示意图。”

大屏幕上出现的图形,像是一个由许多长条形棋子组成的复杂棋局。

“这是我们的伏击队形。”

在示意图中敌舰队行进方向的两侧,出现了两排小点,每排二十五个。

“大家按这个图形,就很容易确定自己的负责的目标。这里要说明:敌舰队进入近海后,可能要改变队形,不过目前显示的已经是典型的近海防御布局,估计变动不会太大,到时候各火力点依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目标。

“这里要特别强调打击的重点:我刚才了解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打击重点是航母。陆军的同志这样想还情有可原,但有些海军的同志也持这个想法就很可笑了,记住:不要理会航母,打击的重点是巡洋舰!它们是舰队宙斯盾防御系统电子部分的主干和控制中心,然后是驱逐舰,它们是防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这些一瘫痪,整个舰队就是一堆案板上的肉了!同时,从位置上看,它们也是距离各火力点最近的,如果不顾外围先打核心的舰母,那后果不堪设想。再重复一遍:航母是肉,巡洋舰和驱逐舰是舰队的骨头!对每艘巡洋舰,至少要分配八百发,每艘驱逐舰一百五十至两百发。”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一艘军舰的纵剖面图,显示出的内部结构复杂得令人目眩。接着从舰桥上延伸出一条绿线,弯弯曲曲地贯穿了大部分舰体,像一条舰体内的蛔虫。

“这是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剖面图,这条绿线就是雷球机枪的扫射路线。”

那条弯曲绿线上的不同位置出现了许多小圆圈,每个圆圈旁边都有一个数字。

“现在标出的是重点打击部位,旁边的数字是该部位建议分配的雷球数量。刚刚给你们每人发的那本图册,就是敌舰队所有舰只的剖面图和相应的扫射路线,这么点时间都背下来不可能,每人重点记住自己负责的目标。对于陆军的同志,理解这幅图的原理困难一些,只好死记硬背了。但我可以简单地说明:对于巡洋舰和驱逐舰重点打击其宙斯盾的计算机系统。下面请武器系统技术负责人再补充一些细节。”

林云走到前面说:“该说的我们在北京训练中心都已经说过了,这里我只想再提醒大家一次:按照雷球机枪的平均射速,你们对每个目标的射击将在四十秒至一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这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大家不要慌,雷球的弹道很清晰,你们就像用普通机枪打曳光弹那样,先把稳定的弹道建立起来,再开始移动弹着点进行扫射。

“舰队造成的尾浪是一大问题,我们的船都很小,因而造成的波动肯定影响射击。当敌舰队完全进入伏击海域时,伏击线的前半部分还没有尾浪,后半部分的尾浪已基本平息,所以射击时受影响最大的是伏击线的中部,我们在那里部署的是最熟练的火力小组,他们曾在海上训练过,对在海浪的颠簸中射击较有经验……这些本来应该进行更长时间的训练,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