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朱家那边没反应就要将简安宁叫过来狠狠骂一顿时,就有官媒找上简府,说是安平郡王府想纳他们府里的简三小姐简安宁为庶妃,直听的阖府上下有半晌没反应过来。
虽然京中权贵多,王孙公侯满地,但简府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兼且简老太爷儿子辈没几个有出息的,大家都知道简家等简老太爷过世了,也不算什么较好的人家了,所以虽然王孙公侯满地,但会娶他们家女孩儿的却不多,他们也只能跟同级官员联姻,因为勋贵人家与官员们联姻,前者想借后者的权,后者想借前者的声名地位,所以当然是qiángqiáng联姻,而简家眼见得子弟不成器,没多大前途,能与他们联姻的地位较高的勋贵家庭自然较少,所以这时听安平郡王想纳他们府上的小姐为庶妃,众人才会半晌没反应过来。
这个架空时代的郡王正妃是超一品,正妃以下的妾室,还设有三种品级,分别是侧妃,正二品,额定四位,上皇家玉牒,跟正妃一样有俸禄,立妃通常是皇帝指定,或王府请婚;庶妃,正四品,额定八位;选侍,正六品,额定十六位,后两种不上玉牒,无俸禄,王府自己纳就行了。另不入品的侍妾通房丫头若gān,这个因为无品,那就随各家爱纳多少纳多少了,只要你养得起。
因纳侧妃还要上报朝廷,比较麻烦,所以一般人,若不是特别喜欢,想讨女方欢心,多是纳为庶妃,因为比较省事——就因为比较麻烦,所以二皇子想纳李二娘为侧妃,才会在继续努力,一时没有圣旨或懿旨下到李家。
庶妃虽不上玉牒,但终归是有品级的,还是正四品,虽比不得简安怡和简老夫人的地位,但比这府里其他女人地位可qiáng多了,更重要的是,王府求娶,比别处又不一样了,就好比说,同一个品级,宫里的四品妃子,跟民间的四品恭人地位那能是一样吗?肯定皇室的要贵重些啊,所以在现实中也一样,宗室中的四品庶妃,比普通四品诰命们可要尊贵许多,所以阖府惊讶也很正常,再没人想过,像木头一样、长相又不是非常出众的简安宁,安平郡王世子竟然会求纳,不会是那世子搞错了或吃错了药吧?
第七十二章 简三夫人为难
需要说明的是,前朝将亲王、郡王、公、侯、伯等设为超品,但超品并没分个超品一级,超品二级,这样亲王、郡王、公、侯、伯等都统称超品,没分个超出几级,不要让亲王与伯爵从地位上差不多了么?如何体现出层级不一样来?这不是搞笑么,毕竟事实上亲王跟伯爵地位简直天差地别的。所以本朝所有分封都是有品级的,因皇室觉得,王爷,那肯定得在公爵之上,所以品级肯定得比公爵高,但又想着,历来公爵都是一品的,如果为了体现王爷比公爵高,将王爷设一品,公爵设二品,这公爵未免有点不值钱了,于是权衡之下,就将公爵设为了一品,郡王设为了超一品,亲王设为了超二品,后两种的意思是,比一品还超出一级、二级。于是这个时代的公侯伯子男夫人,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品,所以上面说侯夫人是正二品的诰命。
这不怪有人会这样惊讶,因为简安宁虽然长的也还不错,但在一众孙小姐中,她的相貌的确不算上好的,原因却也简单,因为简老太爷和简老夫人是贫贱夫妻,相貌一般,当然,简老夫人比简老太爷的相貌要好多了,因当时简老太爷在乡下时进了学,一时轰动,所以当时乡下条件较好的老夫人家,看重他有才学,就将自家的女儿嫁给了他,既然是条件较好的人家,自然也经历了小规模的基因改造,娶的是当地较漂亮的姑娘,所以简老夫人的长相要稍好一些,虽然如此,简三老爷的长相却是三兄弟中最像他父亲的,所以长相也一般,简三夫人虽然长相好些,但基因改造工程还刚开始,所以简安宁的相貌只算清秀,倒是她哥哥简四郎,继承了不少简三夫人的好相貌,显的丰神俊朗多了。而简家二房就不用说了,那是美貌的刘姨奶奶的后代,基因改造很给力,自然要好看许多;简家大房大老爷的相貌遗传自简老夫人的多些,也好看些,再加上简大夫人也不丑,所以大房的两个女孩儿,比简安宁也要好看不少,所以若要将简府一众小姐相貌排个名次的话,虽然除了简安茹,其他人看起来也就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称不上多绝色,但若非要分个上下的话,简安宁肯定得压轴。